中新网衡水7月13日电 (崔志平 胡昕)夏日,随着酷热难耐的“三伏天”开启,在享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之称的衡水湖畔,荷花进入盛开期,白鹭、苍鹭等各种鹭鸟翔集嬉戏,人们在衡水湖畔漫步、赏花、观鸟,清爽宜人。
图为衡水湖沿湖浅水处满眼是成片的荷花。 王铁良 摄
衡水湖的万亩荷花次第开放。放眼望去,在碧绿的荷叶间,一朵朵绽放的粉红、淡黄、雪白的荷花随风轻舞。悠闲的白鹭、苍鹭、草鹭、夜鹭、池鹭,有的在湖面嬉戏,有的在低飞觅食,有的落在荷叶上小憩。行走在湖畔,或泛舟于湖上,清凉沁人心脾。
图为游客在衡水湖荷花丛中奏起乐器自娱自乐。 王铁良 摄
“三伏天”里,各地游客纷至沓来,有的游客还扮上古装,打卡拍照。石家庄游客贾颖和家人经常来衡水湖游玩,她说:“我们一家人有时间就会来衡水湖,尤其是夏天,这里的荷花、荷叶景色醉人,让人心情特别愉快。”
图为白鹭、苍鹭、池鹭等在衡水湖中的荷叶上停留。 王铁良 摄
据衡水滨湖新区党群工作部副部长贾博介绍,近年来,当地积极推进文旅融合发展,夏赏荷,秋挖藕,更有四季游湖观鸟、生态自然与历史文化研学游,成为衡水市的特色旅游品牌,吸引了八方游客,也有效带动了当地居民就业增收。
图为游客在衡水湖中的荷花丛中自拍。 王铁良 摄
图为衡水湖盛放的荷花给游客们带来欢乐。 王铁良 摄
衡水湖位于河北省衡水市,是华北平原唯一保持沼泽、水域、滩涂、草甸和林地等完整湿地生态系统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有“京津冀最美湿地”“东亚蓝宝石”等美誉。近年来,随着环境保护力度不断加大,衡水湖成为越来越多鸟类栖息的天堂。目前,衡水湖观测记录到的鸟类已达333种、昆虫757种、植物594种、鱼类45种。(完)
中新网兰州7月13日电 (白雪茹)“老师,你什么时候又来给我们上地理课啊?”“老师,这节课是不是给我们讲地形地貌啊?”……在甘肃陇南市武都区八一中学,来自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二高级中学的副校长、支教老师田承曼每次走进校园,总会听到孩子们热闹的倾诉,几个月的支教生活,让她的内心充实、快乐。
东西协作,共育未来。近年来,山东青岛市西海岸新区充分发挥优质教育资源辐射带动能力,一批又一批优秀教师从青岛西海岸新区出发跨越山海,在对武都区的教育帮扶的道路上勇毅前行,用心、用情、用爱点燃武都区孩子们的成才梦想,助力武都区教育高质量发展。
图为田承曼老师为学生讲解习题。(资料图) 白雪茹 摄
作为一名地理老师,田承曼结合学生实际,精心设计教案,用专业的地理知识解答学生们的疑问,课堂教学生动活泼,深入浅出,引人入胜,达到了很好的教学成果。
“在以前,我对学习地理这一门学科感到无趣且困难,但是上了田老师的课之后,我懂得了如何科学地学习地理知识,如何分析地理题目,地理的分数也得到了很大的提高,非常感谢田老师的细心教导。”武都区八一中学学生杜海涛说。
为了上好每一节课,课后田承曼充分发挥西海岸新区先进教学经验和自己优势,与学校的教育骨干共同探讨教学重难点,精心设计、集思广益打造精品课件,不断提升学生地理成绩。
“田老师来了之后,我们班的上课氛围变得更好了,老师的讲课效率也很高,田老师在课堂上会帮我们复习上节课的知识,对我们提出的问题也是细心解答,大家对地理的学习兴趣都有了很大提高,同学们也很喜欢田老师。”八一中学学生方佳妮说。
没有爱,就没有教育。作为一名老师了解自己的学生是开展教育的第一步,每天放学后田承曼都会来到学生宿舍,关心学生们的日常生活和心理状况,为他们解答学习和生活中所遇到的问题,引导他们畅想和规划自己的未来,尽最大努力为学生们带去“希望的火种”。
“这次我来到武都支教,初心非常明确,第一是突破自我,第二是发挥能量,第三是赋能成长。这次支教让我学到了很多知识,也增长了见识。让我近三十年的工作经验和能力,在八一中学得到了尽情发挥。”田承曼笑着说道。
和田承曼一样,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第二高级中学心理辅导老师刘春晖也是东西协作组团式帮扶的一员,作为心理辅导老师的她,在了解学生基本情况之后,积极帮助学校设立了心理辅导室,通过教育教学和心理辅导等方式引导学生正确认知、调节自我情绪,实现身心协调统一,进一步提升了学生学习效率与人际和谐度,为和谐校园奉献着自己的力量。
“我来武都支教已经一年了,来到这里之后发现,90%以上的儿童是留守儿童,孩子们平时比较缺乏亲子间的关爱互动和青春期教育。立足于这些实际需求,学校特地设立了心理辅导室,通过开设心理课、举办讲座、沙盘、游戏辅导等形式,帮助学生在课后解决青春期心理教育问题,我也非常高兴能够为学生的成长贡献一份力量。”刘春晖说。
在武都区还有很多像田承曼、刘春晖一样来自青岛市西海岸新区的支教帮扶人员,他们通过“融入式”“精准化”“沉浸型”帮扶,共同谱写了东西协作的新篇章,也搭建起了教育均衡发展的桥梁,努力实现为国育才的目标。(完)